八旬翁集邮66载拥万余枚邮票 不少“古董”邮票见证新中国重大事件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83岁的刘书德收藏了60多年邮票,在他收藏的1万余枚邮票中有许多古董邮票,有的目前市场价值几万元。但是,他从来没想到出售这些邮票,而是当成传家宝,准备传承下去。
8月5日下午,刘书德给记者展示了他珍藏的部分邮票,讲述了他集邮60多年的心路历程、甜酸苦辣。
宁愿不买饭票也要集邮
刘书德是位泰国归侨,他的故乡是梅州市大埔县。1949年,17岁的他在汕头华侨中学读高中时,“我受爱好集邮的同学影响,对集邮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知不觉迷恋集邮60多年。”
刘书德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每月工资少得可怜,我手头经常只有一两块钱,偏偏这个时候遇上邮局发行新邮票,我宁可不买饭票和香烟,也要买邮票,因为邮票卖完了,就再也买不到了。”
刘书德从高中时代开始痴迷集邮,直到83岁高龄,对集邮依然痴心不改,“以前因为要抚养三个儿女,家里经济困难,我买邮票的钱都是省吃俭用积攒的。我在职时到北京等地出差、学习,一定要去当地的邮局和集邮市场看看,购买自己喜欢的邮票。”
收藏价值高甚至卖到3万元/套
66年来,刘书德将收藏的邮票视若珍宝,期间更换了三次集邮册。目前,他已经拥有30多册厚厚的集邮册,集邮册中的每张邮票都用特制的透明薄膜保护。
记者翻阅着他的集邮册,通过邮票这个方寸世界,了解了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及社会变迁、天文地理、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科技成就等。
刘书德收藏着100多枚1949年、1950年发行的邮票,其中有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中苏友好条约签订等纪念邮票。
刘书德的集邮册中还有一枚1955年发行、中国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的纪念邮票,“这枚邮票印证了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币的历史。”喜欢集邮的人都知道,“文革”时期发行的邮票在收藏市场比较罕见。
让记者大饱眼福的是,刘书德的集邮册中珍藏着40多“文革”邮票,其中1967年发行的“文革”第一套邮票,“是11枚毛主席语录邮票,有人开出了3万元的价格想收购,但是被我拒绝了。”
在刘书德看来,集邮的真正乐趣不能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集邮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珍藏的集邮册就是百科全书,它能让我足不出户也知天下事。”
记者 李文华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