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爱好收获健康和快乐他们的晚年生活别样红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昨日是重阳节。如今,除了沿袭登高远眺、秋游赏景的传统外,这一佳节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敬老尊老、爱老助老。在属于长者们的节日里,记者采访了4名长者。他们在晚年生活里或寄情于书画,或热衷于运动,用心浇灌出一朵朵别样的“花”,收获了友谊、健康、快乐和年轻的心境。
谢幼冰:研习书法练字“炼”人
谢幼冰正在挥毫写对子。 西江日报记者严炯明摄
“不出躁年气,自上清灵天”,在铺开的宣纸上大笔一挥,谢幼冰写出了这个对子。63岁的她一直喜爱书法,以前工作繁忙,不能抽空学习。直到2012年真正退休后,已近花甲的谢幼冰来到市老干部(职工)大学报了书法班。“我当时就是想着活到老,学到老。”她说道。
谢幼冰对行书情有独钟,行书中她又喜欢王羲之和赵孟頫的书法。为了钻研这些书法大家的字,谢幼冰坚持采用一种名为“读帖”的方法。她告诉记者,“读帖”就是看了一个字,例如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一个“之”字,然后就在头脑中不断假想练习,研究这个字的写法。“‘读帖’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看帖子,下笔就能临摹字。”已学习数年的谢幼冰,对书法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见解。
在旁人看来,写一幅书法只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谢幼冰却不这么认为。“要想真正写出一幅好作品,书法大家们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她说,有时候书法家写作品,可能仅仅因为宣纸质量或者墨汁品质不够完美,就让一幅作品作废,然后重新挥毫。“好的作品是在无数件失败的作品基础上完成的。”
在采访中,谢幼冰一直十分谦虚,“班里其他学生学得比我早,也写得比我好。”她觉得学习书法后,自己的心境有了很大变化。正如她发表在市老干部大学校刊的文章《练字炼人 养身养心》里提到的,“一年多学习书法,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促进身心的健康,练字炼人亦养身”。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吕锦文:坚持打篮球让我年轻愉悦
挂在墙上的时钟指针刚指向17时30分,市民吕锦文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篮球,来到端州城区明珠路一家企业宿舍小区里的篮球场锻炼。只见他时而三步上篮,时而跳投得分,兴之所至,就来到三分线外跃起出手,篮球应声入网。动作干净利落,一旁的观众不禁鼓起掌来。
吕锦文今年68岁了,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用他的话说是“平生独好篮球”。原来,吕伯曾在部队里当过篮球队队员,后来渐渐爱上了打篮球。
吕锦文对篮球的痴迷,让他一天不打球就有点不自在,每天下午都要花两个小时打篮球。“我每天坚持打,30多年来风雨无阻。”他说道。而附近街坊都说,每天下午17时左右,都能看到吕伯打篮球的身影。
谈到吕伯,小区内的街坊都笑着说,吕伯每天下午和附近读初中,甚至读小学的孩子打篮球,感觉上就是在照顾“孙子们”。“他的‘孙子’是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有些都读大学了。”吕伯的朋友黄姨说道。
街坊冯健已经工作两年了,在初中时他经常和吕锦文打篮球。“我读初中时和吕伯打球,根本不是他对手。”冯先生说,“我不服输。到了大学,我又和吕伯战了几个回合,还是输了,不得不服。”
在吕锦文看来,只要站在篮球场上他就感到精神满满,“有些年轻人打全场的篮球感到累,我则觉得自己没多大问题。” 吕伯说,坚持不懈地打篮球锻炼,为他带来了不少快乐,而快乐让人不会烦恼。“我平时陪着这些学生们打球,真是感觉年轻了好几岁。”说着,吕伯笑了起来。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