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营造干事担当机关作风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府服务持续优化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西江日报记者 伍欣琦
金秋引凤,肇庆向海内外客商抛出橄榄枝。越来越多重大项目和知名企业选择肇庆,不仅看中我市日益明显的珠三角连接大西南交通枢纽地位、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和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形象等综合发展优势,同时也会衡量我市行政效率、机关作风、政府服务等软实力。
近年,我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服务,提高行政效能,营造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浓厚氛围,明确“亲”“清”标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我市有效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良的政府服务。
提升办事效率 为企业减负
“互联网+政务服务”“五证合一”“一站式办理,全流程服务”……这些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的方案,如今在肇庆已逐步成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新常态。
日前,记者在肇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看到,我市实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后,变办事窗口“单项服务”为“全科服务”,群众在一个窗口就可以综合办理多项服务。其中,涉企项目办理尤为便利。
“以前要跑几个窗口甚至几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可以把公司设立的基本审批办完,省时又省力。”市民邓艳英告诉记者,这几年她为不少企业“跑部门”办事,见证了我市办事效率越来越高、流程越来越精简的过程,她也“跑”得越来越轻松了。
据了解,市行政服务中心可受理的885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中,725项业务通过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同一窗口出件”,占比82%。
此外,我市还持续开展“暖企行动”,主要领导挂点联系,为企业解决发展约到的问题,主动为企业服务。同时,我市还探索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服务收费,加强对企业负担情况的动态监测,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不受干扰和影响,为企业减负。
优化机关作风 促干事担当
机关干部作风,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还是影响一座城市招商引资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我市个别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仍然存在,甚至为一些企业日常生产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转作风、优作风、严作风是我市的一项持续性工程。
5年来,我市坚持“一年一主题”抓作风建设,大力整治“为官不为”和庸懒散奢等问题,推动了我市职能部门和干部队伍作风逐年好转,营造干适担当氛围。根据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群众测评调查报告显示,群众对我市机关作风建设总体满意率为82.9%,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作风建设带来的实惠。
11月18日,第18期《市民问政》节目现场直播,依旧聚焦职能部门作风问题,曝光了部分监管部门落实责任不力问题,督促立行立改,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这档大型政风行风舆论监督节目是我市作风建设的一道狠招。开播3年多以来,该节目不怕“自曝家丑”,敢于“自加压力”,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以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曝光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现场问政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加快落实整改。对于不按承诺解决问题、整治措施不力、不及时上报反馈情况的,市纪委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敢于曝光,敢于问责,有效督促职能部门迅速落实群众和企业诉求,提高行政效能,优作风促实干。
明确“亲”“清”标准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边是鼓励职能部门主动服务企业,另一边是纪检监察部门越来越严的纪律和监督。如何把握政商关系的尺度,成为不少党员领导干部的疑问。
今年8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肇庆市纪委监察局出台《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试行)》,结合我市本地实际,对省纪委相关精神进一步细化,明确政商关系“亲”和“清”良性互动的具体指引,为我市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厘定了尺度。
《意见》指出相关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在不违规参加抽奖和收受礼品、礼券、礼金等、不参加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商务及娱乐活动的前提下,可以应邀参加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符合规定的各类活动,可以按照有关差旅规定和公务接待标准用餐。《意见》还要求持续深入开展“暖企行动”、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服务窗口等惠商政策,鼓励政商正常交往,从而消除了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谈商色变”的现实顾虑。
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也多次强调,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主要领导提出的“三个区分”原则,“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行为区分开来,把国家尚无明确规定时的探索性试验与国家明令禁止后的有规不依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为职能部门与企业构建健康关系、更好地主动服务企业,解除了顾虑,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 相关文章
- 我市营造干事担当机关作风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府服务持续优化 (2016-12-2 11:44:28)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