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康明18年献血33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
曾康明用满腔热血换来一本本鲜红的献血证。记者李文华摄
6月18日下午,在城区沙湖社区的一幢民居里,记者问及曾康明33次无偿献血的力量源泉时,没想到他的回答很简单,“儿时接受的教育,还有当军医的父亲,都对我影响很大,使我一直觉得捐血救人无上光荣。”
肇庆地区献全血最多的献血者
早在中国实行无偿献血之前,曾康明就先行一步,捐血200毫升,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无偿捐血者之一。
1998年10月1日,中国正式施行无偿献血以来,曾康明坚持每年献血一两次。截至今年5月13日,他已经献血33次,献血量达到9900毫升。
2004年,曾康明获得2002-2003年度广东省无偿献血银奖;2014年,他又获得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6月14日,肇庆市中心血站推选了曾康明等260人参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其中曾康明是目前肇庆地区献全血最多的献血者,他成为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候奖者。
自幼感受献血救人意义重大
曾康明祖籍湖北天门,他的父亲曾凡智曾经是军医。
曾康明在军营的医院出生、长大,“我自幼经常看到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为了抢救战友和老百姓,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大声呼喊着‘赶快救人,抽我的血’。这些军人的行动感染了我,也教育了我,让我觉得献血救人很高尚和光荣。”
跟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曾康明喜欢看的电影是《英雄儿女》、《上甘岭》等,“我至今还清晰记得这些电影中战士受伤,他的战友们争先恐后捐血相救的镜头和台词。在我的心目中,他们都是英雄,他们献血拯救战友的义举对我影响很大,我从小就想当这样的英雄。”
曾康明至今还十分怀念那个崇尚英雄和雷锋的年代,“那个时代虽然物质很匮乏,但是大家都在学雷锋、做好事。我们这代人读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周都会组织一次毛泽东思想‘讲用会’,我们每个学生都要讲述这周自己做了哪些好事。”
曾康明长大成人以后才发现,“我从小接受的思想教育在大脑里根深蒂固,我将一辈子‘做好人,做好事’当成了人生信条。”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曾康明的父亲从部队医院转业,被安置在肇庆市一家医院工作。他跟随父母来到肇庆生活,从此跟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受人之恩树立助人信条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曾康明就产生了无偿献血的念头,“我专门咨询过父亲,献血对身体到底有没有损害?父亲肯定地对我说,身体健康的人每年献血一两次,对身体没有任何损害。父亲的这番话使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曾康明在父亲的鼓励下,“曾经前往肇庆的医院要求无偿献血。但是那时肇庆市还没有血站,医院的临床用血全部取自有偿输血,医院以当天没有患者急需输血、鲜血难以保存为由,没有接受我的捐献。”
时间转眼来到1998年。这年4月的一天,曾康明到外地出差,他在广州白云机场准备登机时发现钱包丢了,钱包里的登机牌不见了。
就在曾康明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时,一位拾金不昧的旅客通过机场广播,使他的钱包和登机牌失而复得,“我这个时候感受到温暖,体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真正含义,就是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或困难的时候,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
曾康明那时又一次想起无偿献血,“如果我捐献的鲜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患者的内心一定很感激,我也能体会到助人的快乐。”
曾是无偿献血先行者
1998年5月9日,曾康明经过打听,得知肇庆市在几年前就已经成立了中心血站,他来到肇庆市中心血站以后,心里还在犯嘀咕,“这次献血能够成功吗?”
曾康明走进肇庆市中心血站的接待室后发现,“接待室黑压压一屋子人都在看电视,我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等待输血的有偿供血者。”
当这些有偿供血者得知曾康明来到血站献血分文不要时,“他们都用惊奇、不解的眼光看着我,其中有的人还在一旁小声议论说‘这个人是不是疯了?’”
曾康明至今还记得肇庆市中心血站医生冼炳培替他解围,“他热情地把我带到采血室,赞扬了我无偿献血的奉献行为。”
1998年5月9日,曾康明瞒着妻儿献血200毫升。时至今日,肇庆市中心血站副站长冼炳培还记得曾康明其人其事,“曾康明是我国无偿献血实施之前,肇庆市为数不多的无偿献血者。”
感召亲朋好友加入献血行列
1998年10月1日,肇庆市跟全国各地一样实行无偿献血。曾康明第二次无偿献血400毫升后,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我觉得将来无偿献血者会越来越多,捐血也会蔚然成风。”
从此以后,曾康明给自己制定了献血计划,在不违背科学献血原则的情况下,每年献血一到两次。
曾康明的妻子跟许多人一样,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血液是人的精华,献血会损害身体。1999年年底,我无意之中看到曾康明藏在书本中的献血证,才知道他瞒着我已经献了几次血,献血量已有1000毫升,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也责怪过他。”
但是,曾康明用自己一如既往的健康体魄打消了妻子的疑虑,“我坚持献血18年来,身体没收到损害,连感冒都很少。我每次献血以后,感到头脑更清醒,步伐更轻盈。”
曾康明今年已经58岁,这个年龄距离无偿献血的上限年龄还有两年,“我准备坚持每年献血两次,直到60岁为止。然后再用自己献血20年、身体依然健康的故事,跟周边的人现身说法,打消那些想献血,但是又担心献血损害身体者的顾虑,让他们勇敢跨入献血者的行列。”
这几年来,在曾康明的带动和宣传发动下,他的兄长、儿子、朋友、工友也加入献血者的行列,“我觉得无偿献血是正能量,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无偿献血者越来越多,有利于这个社会形成人人相助的氛围,社会风气也会好转。”
记者 李文华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 相关文章
- 市总工会联合中石化肇庆公司举办安全生产比武 (2016-6-24 9:17:48)
- 肇庆2016年中考顺利结束 7月4日前放榜 (2016-6-24 9:17:45)
- 市旅游协会昨日换届将探索旅游联合营销新思路 (2016-6-24 9:17:41)
- 星湖管理局举行扶贫济困捐款活动 (2016-6-24 9:17:38)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计划》系列报道——借助市场力量优化产能结构 (2016-6-24 9:17:33)
- 肇庆最严水资源管理迎“省考” (2016-6-23 13:37:34)
- 赖泽华主持召开市城乡规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强调 (2016-6-23 13:37:30)
- 肇庆检察机关2013年至今查办20件各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 (2016-6-23 13:37:26)
- 市城规委审议通过12个规划方案:擦亮城市名片 保护名城文化 (2016-6-23 13:37:22)
- 肇庆学院今年新增三个专业 包括电子商务、秘书学等 (2016-6-23 13:37:19)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