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商圈追忆篇:风华渐褪 老商圈留经典印记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
80年代天宁南路一带的灯光夜市。卫绍泉供图
新与旧,永远是一对令人遐想的对立物,也永远是一双能碰撞出别样灵感的概念。商圈,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往昔,也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变迁。当老商圈带着故旧的印记,进入到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综合商业体林立,文明夜市、建设三路、天宁电脑城早已不再繁华,留给老肇庆的,只有丝丝记忆。
灯光夜市难现当年风光
夜幕降临,当整座城市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却灯火通明,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这是哪儿呢?没错,就是步行街夜市,但那只是曾经。现在,文明路夜市依旧,但繁华却已经不再。
相信每个肇庆人都有一份关于夜市的美好回忆。或是跟家人一起散步,听妈妈为了给你买一件衣服和摊主激烈地砍价,然后爸爸在旁边尴尬地笑着;或是挽着恋人的手臂,走走停停,想要和他多呆一会儿,所以步伐特别缓慢。在小饰品摊前,他买下一个小发夹别在你的头发上。虽然那发夹好便宜,却成为了你珍贵的礼物;又或是三五闺蜜好友前前后后大步地走着,这边说要去看看琳琅满目的小商品,那边嚷嚷着说要去吃烧烤,“刻不容缓”!然后,你无奈地说着“真是个吃货”,脚步却已跟着她去了烧烤摊。
老肇庆人明姐告诉记者,原来80年代的端州城区夜市街是在天宁南路一带,那时的流动摊贩主要经营服装,因此又叫成衣街。但到了上世纪末,市政府对天宁南路进行扩建改造时,将天宁南路夜市迁移至文明路、芹田路开设。
据明姐回忆,当时的夜市街人流量非常大,一个个明亮整洁的店面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日用品、化妆品、床单被子、衣帽饰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物廉价美的高性价比,吸引着很多市民驻足“淘宝”。
如今的文明路,虽然晚上依然灯火通明,只是比肩继踵的场面已经不再。
“最兴旺的肯德基”关门谢客
对于80、90后这一代肇庆人来说,位于建设三路的肯德基是不少人的童年记忆。这家肯德基在1995年开业,是端州城区第一家洋快餐店,经历20年的风雨,终于在去年5月31日结束营业。
“这位‘爷爷’给我留下过很多美好的回忆!”一位“80后”的年轻人回忆道,过去,逢年过节,尤其是过“六一”的时候,肯德基总会挤满人。座位永远紧缺,很多时候都得“抢”座位。点餐处也是长长的队伍,虽然如此,但小伙伴们依旧乐此不疲。
过去,热闹的肯德基如今已经结业。就像过去同样热闹的建设三路,如今也渐归平静。本周二下午,记者路经建设三路发现,和十多年前相比,这里的业态并未改变,仍旧售卖年轻一族的衣裤鞋袜、装饰品等,在物价飞涨的时代,仍保持着一贯的廉价路线,只不过人气不再。记者所见,逛街的年轻人稀疏,昔日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已成追忆,大多商户只能“拍苍蝇”。
有住在建设三路的老街坊回忆道,“建设三路商圈对于端州的消费来说应该是中档吧,跟广州的北京路差不多,都是牌子店的集中地,都是以纯,达芙妮,耐克之类。不过,最近几年,不少服饰商铺都倒闭了,反倒开了不少日韩料理店。”
天宁电脑城大不如前
过往,天宁电脑城曾经一铺难求,如今,却留下了不少空商铺待租。本周一,记者去到天宁电脑城,见到商户谢先生悠闲地看着电视。听记者问起如今的生意,他感慨说,“你看看吧,这商场里哪还有人?看看周围的商户们哪个不是闲着的?”
谢先生从2003年开始从事电脑生意,对于12年来电子市场的变化感受明显。据他介绍,2003年到2010年之间是电脑生意的黄金时期。“当时人太多了,商场里基本就是人挤人。”谢先生表示,当时根本不可能有人闲着看电视的。
他介绍,因为生意好当时自己仅卖配件,显示屏、主板等零件转给做装机的,再由装机的进行安装。“那都忙不过来,为此还专门雇了一个人。”而如今,雇的工作人员早已辞退,即使现在他连装机都是自己干,一天到头也没啥生意找上门。除了客流量减少、销量减少,利润也被压缩得厉害。谢先生表示,如今装一台电脑也就赚100多元钱,根本赚不了钱,他表示,以前装一台电脑赚个两三百是很正常的。
在不少从业者眼中,2010年以后端州数码卖场已经进入了下行通道。“生意好的时候集中在2010年之前,那时候这么多商家,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商户李先生表示,2010年之后人流逐渐减少,市场感觉大不如前。
记者 刘成
肇庆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